港交所IPO绿色通道开启!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潮来了?
长久以来,国内的生物科技公司由于行业特点,即产品研发期较长,研发期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却又缺乏收入,除了少数可以选择在境内新三板或者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以外,几乎只能长期依赖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各类私募投资机构。而新三板与纳斯达克亦分别存在着资金规模有限、企业在境外受认可程度不足等问题。
此次港交所开始接受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不仅为此类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平台,同时也为生物科技公司背后的投资人提供了一个在香港资本市场更早期的上市退出渠道。
日前,2018年ChinaBio®合作论坛在苏州举行,与会嘉宾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期间,生物探索有幸采访了杏泽资本合伙人强静先生、开拓药业总裁童友之博士、康宁杰瑞董事长徐霆博士、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总经理庞俊勇先生,请他们分享了对于港交所新政的解读。
1园区军团蓄势待发
“在即将开闸的港交所无收入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绿色通道上,BioBAY已有近30家创新生物医药企业符合条件,其中有五六家争取成为在香港首批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庞俊勇向生物探索介绍道,“近两三年,苏州工业园区将服务角度开始从研发侧重到生产、商业化发展的阶段,上市也是我们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园区也在支持企业上市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作为此次ChinaBio®合作论坛的赞助商,BioBAY历经十余年发展,以“专注、联合、创新”的态度,努力构建世界一流的生物产业生态圈。
随着园区企业的快速发展,园内吉玛、新海、泓讯等10家企业已于新三板挂牌。部分企业启动了海外上市计划,如百济神州、和记黄埔、再鼎医药均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另有20家企业已经完成股改或正在股改筹备上市。
目前,正在结合A轮融资进行资产重组的康宁杰瑞也因为港交所IPO新规的出台,加快了脚步。“新政的出台对公司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徐霆说道,“原本做重组就是公司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现在新政出台,我们会做足相关准备工作。”
2016年,开拓药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近日其自主研发的全国首款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创新药启动临床三期。如今港交所新政出台,开拓药业是否会考虑新三板转港股或者两地挂牌,童友之表示目前还不方便透露信息。但他认为,“港交所新政对成长中的生物医药企业无疑是一个利好,不仅能促进企业更加透明化、规范化发展,还能为中国新药走向世界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撑,助力企业更上一层楼。”
2机遇和挑战并存
此次上市规则改革,不仅为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提供了资本化平台,支持企业的长久发展,同时也给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了国际化的交流合作平台。当然,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企业、监管机构以及投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强静具体讲道,“首先,生物创新药的信息披露非常重要,尤其是研发进展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保密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其次,监管机构应该从信息披露、公司募资融资资金的使用、财务管理等方面设立监管规则。最后,投资人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背景,香港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但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徐霆表示,“上市是一把双刃剑,面对的可能是企业估值高、融资相对容易,也可能是新一轮资本狂热,供过于求带来的估值泡沫破裂导致资本稀缺。我们都是科学家出身,企业上市是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我更大的担忧是来于上市后的信息披露带来的一些运营成本,以及这些对产品线推进的影响等。”对此,企业在IPO融资的过程中,需要在人员、资本、上市流程等方面进行严密规划,包括管理人员的配置、公司信息披露等合规培训、企业正常研发资金安排、公司战略规划及风险应机制等等。
“一直以来,BioBAY也在不断地搭建平台,”庞俊勇提到,“我们希望将行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和信息进行汇聚和分享,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与投资者以及行业市场参与者(投行,会计师,律师等)交流的渠道,来满足创新型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融资需求,帮助园区企业上市融资做好准备。”
3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潮来了?
当下香港股市大热,由于资本的追捧,会导致一些项目估值过高,从而闪现投融资泡沫,这之后会不会出现资本的稀缺?“现在中国创新药投资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投资机构还没有受过伤。”强静一语中的,“创新药产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是时候向市场输出临床数据或者产品销售,这是对企业的市场检验。如果企业经历住这个考验,行业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香港的资本市场以及生物医药行业的趋势,都是积极向上的。”
资本和企业狂热后降温的现象会有,但强静认为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衰退。“投资人会逐步适应,回归理性,而企业也会在运作规范、结构选择上经历成长。作为投资人,我建议大家坚定自己的投资原则,保持理性,不要追逐这种政策变化。以不变应万变,只要企业做的好,总有机会登陆资本市场。”
庞俊勇表示,“想去香港上市的企业很多,但是真正拥有创新产品的优秀企业并不太多。我们相信港交所能够遴选出真正具有创新性的企业,让他们能够顺利地在资本市场得到更好的支持,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而且企业还需要考虑成本,”强静补充道,“如今想要在香港上市,中介费也水涨创高。业界曾经算过一笔账,企业完成香港上市的整体费用大约在1500万美金。企业需要考虑上市成本,以及上市成功与否对企业经营产生的重大风险。”
4结语
过去的一年,生命科学领域投资并购总额增长两倍,达到650亿美元,受益于强劲的资本市场和港交所对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利好消息,资本市场将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更大的助力。
“从此前几家在香港上市的生物企业的布局和表现,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于整个中国生物企业发展有极高的期望值。随着香港上市的通道打开,相信很多企业会获得香港资本市场的青睐。”庞俊勇如是说。
End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生物探索。